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

最近, 過千名科學家開始了一個極大型的實驗, 實驗內容就是研究宇宙大爆炸, 這個實驗雖能讓人類揭開宇宙的面紗, 更了解其的由來及奧秘, 但亦有傳聞說此實驗會引發黑洞形成, 後果嚴重。
科學, 帶給我們方便, 我們現在身邊很多事物都離不開科學, 例如魔術貼, 本來是來至太空衣的, 藥, 為我們治病……
但是, 科學也可能為人類帶來災難, 核能, 它可以做成能源, 但一旦失控, 它發出的輻射所做成的影響可是很多年也解決不到, 二次大戰的時候, 美國掉了兩個原子彈下日本, 令很多日本人直接或間接受輻射照射而死亡。
為何人類這麼喜歡研究科學? 我不知從哪兒看過類似的一段文字: 人類研究科學, 是因為想戰勝大自然, 從實驗成功所得的喜悅, 恐怕是能超越大自然的優悅感吧!
大自然一直都束縛着人類, 地震, 龍捲風, 海濤, 無一不管束着我們的生命, 又或者下雨打雷, 現在人類以能準確地預測明日的天氣, 甚至可以「預防」, 北京為了讓奧運開慕禮順利舉行, 就發射多枚火箭以防止下雨打斷煙火發射。但地震海嘯等, 人類還沒有把握能完全預知其發生。四川地震南亞海嘯就已經令很多人傷亡, 人類在克服大自然(或者克服太極端了, 應說了解大自然)上, 是否應再加努力?
人類在研究科學的方向, 能否重新調整?
在探索神祕的宇宙前, 為何不能先探索一下最為人熟識卻又充滿祕密的星球?
人類在沒有完全了解自己生存的星球前, 還有什麼資格去研究遙遠的宇宙?!

4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事實上,這個實驗的確有機會產生黑洞,但機會不高;就算真的產生了一個黑洞,它也會立即完全蒸發(根據霍金的理論),絕對不會做成任何破壞。
另外,你在文中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名推在科學身上,我認為這是不恰當的。原因如下:二次大戰是日本發動的,所以要結束這埸戰爭,就要向日本下手。以減少人命傷亡,必須盡快結束戰爭。原子彈令戰爭立即結束,不是間接減低傷亡數字嗎?(其實,在投下原子彈前,美國曾呼籲當地居民離開)
另外,物理不是被發明的,而是被發現的。物理定律一直都存在,你不去找它,它也在等你。你要怪的話,就該找上帝了。(雖然我不知道衪在哪裡)
再者,難道探索未知的事物不對嗎?如果真的話,那哥倫布就大錯特錯了。他離開自己居住的地方,在海上四周航行,發現了美洲。根據你的說法,他不是應該待在自己的出生地,研究該地方的事嗎?
其實,人正在探索的宇宙,正如地球上的美洲,不過宇宙更接近我們。我們身處在宇宙中,自然對它充滿好奇心。難道你不喜歡天上的星星嗎?難道你不想知道上面發生甚麼事嗎?想知道的話,就需要研究宇宙。要研究宇宙,就必須研究物理。那是無可避免的。
其實,人類研究物理,只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,並不是要超越大自然(其實這是沒有可能的),難道這也有錯嗎?
你說人應該先了解地球,這就如要科學家在他們的家裡探索,這不是很殘酷嗎?正如你所說,人應該多了解身邊的事物,但我們應把目光放遠,並不是只集中在自己的地方上。
或許人類太注重自己的生活了,無暇抬頭欣賞那大自然送的禮物。其實大自然的禮物,不只是地球上的花草樹木,還有你頭上的星星呢!
如果你對上學,生活厭倦了的話,不妨抬起頭,看看那迷人的夜空,或許會令你有所啟發呢!

第六隻福娃~ㄚㄚ 提到...

marco的評論未免有些過火,但是,在你真正認識以及了解科學家探求科學,以至宇宙的奧秘的理念前,的確不應對此加以任何批評。
尋求“宇宙的本質”是所有人天賦的權力與本能,不需任何資格。如果以自己的知識不足為籍口,放棄探求新事物機會,這對科學家來說,是一種侮辱。

匿名 提到...

好高深...
其實我想話俾你知我個blog係 lovecchristy.blogspot.com
有兩個c架***thx:)

. 提到...

其實大家說的也有道理.

我不是念理科出身的, 因此對於理科生對研究自然的熱忱未必完全了解. 但我看來, 念科學可以有數個層次.

最低的層次是純粹為了考試,學位,搵工...
第二個層次就是marco和林思源說的,為了認識宇宙的奧秘.
但胡啟軒的擔憂不是沒有理由的,許多人對探索宇宙入了魔, 於是意圖違反自然規律(況且出發點許多時是好的). 人要認識自身的限制,認識人類世界的特質. 因此好的科學家一定要學一點人文和社會科學, 文學哲學史學--- 因為人是沒有能力完全掌握宇宙的奧秘的, 反過來宇宙亦沒有要求你們人類去掌握它的什麼.
因此marco最後的說話是很令人深思的, 我們是要"欣賞"自然的美. 但不可以探索為借口扭曲它